|
苯胺和硝基苯是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的代表物。苯胺是無色油狀液體,有強烈氣味,暴露于空氣中或日光下變成棕色,稍溶于水。硝基苯純品是無色至淡黃色的油狀液體,有像杏仁油的特殊氣味,幾乎不溶于水。二者均與乙醇、乙醚或苯混溶。
苯胺主要用于制染料、藥物、橡膠硫化促進劑等,其本身也用于染黑色和測定油的苯胺點等。硝基苯用途甚廣。如用于制苯胺、朕苯胺、偶氮苯、染料等。在一般條件下比較穩定,是有機合成的良好溶劑。
事故案例
某化工公司染料廠苯胺車間的生產工藝是采用鐵粉還原法,且是連續性生產。由于還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需還原釜內的冷卻管流動水把熱量帶走。1968年12月5日11時,該車間突然停水,還原釜的熱量無法導出,致還原反應越來越劇烈,最終造成還原釜爆炸、著火。烈火和劇毒的濃煙充滿整個車間及周圍的廠區。幾百名人員奮戰1個多小時才撲滅大火,但是參加救火的絕大多數人發生急性苯胺中毒,124人因中毒而住院搶救.其中重度中毒病人59人,中度中毒病人65人。有少數病人住院半年以上,有的一年以后還有后遺癥。
職業危害
1.接觸機會:在染料、制藥、橡膠、炸藥、合成樹脂、油漆及塑料等工業生產中,吸入高濃度此類化合物以及直接或間接污染皮膚都會引起中毒生產設備或包裝容器跑、冒、滴、漏.此類毒物污染地面再揮發,排放含該品的熱性廢渣、廢水時,其高濃度蒸氣短時間被大量吸入;在運輸搬運過程中,此類毒物污染了作業人員的衣物、皮膚而引起中毒。
2.中毒臨床表現:急性中毒多在工作中或下班后幾小時內發病,班后熱水浴和飲酒易誘發中毒并使中毒加重。輕度中毒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胸悶、嗜睡。口唇、耳廓、舌及肢端出現輕度紫紺。一般在24小時可恢復正常。中度中毒時上述癥狀加重,出現心悸、氣短、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有的手指麻木、全身無力,皮膚粘膜紫紺明顯。可有尿頻、尿急,尿液呈葡萄酒色。可出現輕度溶血性貧血。重度中毒者意識不清,煩躁不安,步態不穩,抽搐甚至昏厥。瞳孔散大,對光反射可消失。重度紫紺波及全身,皮膚粘膜呈深藍或鉛灰色,有的出現少尿、蛋白尿、血尿甚至無尿。有的肝臟腫大,有壓痛:出現黃疸,肝功能異常。可出現嚴重的溶血性貧血。
慢性中毒是在長期接觸較高濃度的此類毒物后發生的,表現為全身性,多系統:
神經系統表現為頭痛、頭昏、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易疲勞等。
消化系統表現為食欲不振、惡心、腹脹、肝腫大。
血液系統以血紅蛋白減少為主,酷似小細胞底色素性貧血。
心血管系統可有心悸、氣短、血壓偏低等,少數患者心電圖異常,偶見心律不齊。
其它可有接觸性皮炎,視野縮小等。
急性中毒現場處理
發現中毒患者應立即救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脫去污染衣著,用5%醋酸液清洗污染皮膚,再用肥皂水沖洗。應特別注意清洗指甲、耳廓、鼻孔、毛發等部位。呼吸困難者,應吸氧,注射呼吸中樞興奮藥物,呼吸停止時施行人工呼吸。
預防措施
1、工藝改革和技術革新 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并使生產裝置密閉化、機械化、自動化。目前采用的新工藝是以銅-銘為催化劑氣相加氫還原,生產工藝完全做到密閉化、自動化,從而根除了工人中毒的可能性。
2、加強通風,隔離操作 使操作間遠離生產設備,工人在通風良好的操作間通過微機進行操作,避免直接接觸毒物。
3、儲運預防措施 儲存倉庫要通風良好,照明、通風設施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包裝容器堅固,不易破損。裝有物料的包裝桶蓋子一定蓋緊,即便包裝桶倒下,毒物也不能流出。夏季運輸,要防止日光爆曬。
4、加強培訓,做好個體防護
對新入廠作業工人進行三級安全衛生教育,讓工人了解這類毒物的危害、中毒表現、如何防護、如何維護和使用各種防護設施等,一旦發生泄露事故應如何處理。發給工人必要的防護器具,并教會他們正確使用。
5、作業環境監測 定期監測作業環境中空氣的毒物濃度,并建檔,將檢測結果及時登記,并公布于眾。
6、健康監護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作業工人都應做就業前體檢,在崗工人每年體檢一次。
職業禁忌癥:肝、腎疾患;血液病;慢性皮膚病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