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類金屬中毒——磷、磷化氫及亞硝酸鈉
磷(Phosphorus,P)
一、理化性質
磷是類金屬,有4種同素異構體:黃磷(又稱白磷),有劇毒;紅磷,毒性較;紫磷與黑磷,很少見,毒性很小,不易點燃。黃磷是無色蠟樣晶體。遇光變黃色,有蒜臭味。原子量30.97,熔點44.1℃,沸點280℃,燃點34℃,室溫下可蒸發、自燃或磨擦起火。性質活潑,自然界中不以游離狀態存在。在空氣中易氧化成三氧化磷和五氧化二磷,此時為白色煙霧,黑暗中呈淡綠色熒光。黃磷不溶于水,易溶于油脂、二硫化碳、氯仿及苯。黃磷易與金屬、鹵素、氫氣等化合生成磷化物。
二、接觸機會
黃磷從磷礦石或磷酸鈣中提取而得。在生產和使用黃磷及其制品的行業中,都會因接觸到黃磷蒸氣、粉塵、液體及固體而致急、慢性中毒。黃磷是制造紅磷、磷化合物、磷酸、磷合金、煙幕彈、燃燒彈、焰火、爆竹等產品的原料,也是石油化工做縮合催化劑、表面活性劑、穩定劑、制藥、電子、染料、農藥、化肥等的原料。
三、毒性
黃磷屬高毒類,對人的最小致死量為0.1—0.5g,吸收量達1mg/kg體重即可致死。
黃磷可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吸收入體內,對人體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臟和骨骼。最終以磷酸鹽的形式自尿中排出,少量隨呼吸、汗、糞便排出。
四、臨床表現
1.急性中毒
多發生于生產事故,經皮膚吸收和吸入黃磷蒸氣引起,也可由熔化的磷或直接接觸黃磷而致灼傷后發生中毒。
吸入大量磷蒸氣后數小時可出現頭暈、乏力、惡心等,2—3日后有上腹部疼痛、肝腫大、黃疸、肝功能異常。嚴重者出現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腎臟損害等。
2.皮膚灼傷
黃磷灼傷創面呈棕褐色或黑色,可達到骨骼處,在黑暗處還可見到創面發出的熒光。若處理不當,可于1—10日后發生中毒,引起肝、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3.慢性中毒
黃磷的職業危害主要是引起慢性中毒。多因呼吸道長期吸入黃磷蒸氣或粉塵而引起?梢驅粑鲤つさ拇碳ぷ饔枚鸷粑缆匝装Y;可有因肝臟損害而發生的消化系統癥狀;還可對口腔產生損害,表現為牙周、牙體、下頜骨的進行性損壞;可有牙酸痛、牙周萎縮、牙周袋加深、牙頜面磨損、牙脫落等。多發于雙側后牙,往往兩側對稱性進展。難治愈。
實驗室檢查:血磷可升高,肝、腎功能有異常;攝下頜骨左右側位片可發現頜骨變化。
五、處理
1.急性中毒
(1)吸入高濃度黃磷蒸氣后應立即脫離現場。
(2)黃磷灼傷皮膚后應立即用清水沖洗,一般要求20—30分鐘。滅磷火,徹底清除嵌入肌肉深處的黃磷顆粒,盡快阻止黃磷吸收。
(3)適當選擇用腎上腺激素等,進行對癥、支持療法。
2.慢性中毒
(1)注意口腔衛生,及時治療各種口腔疾患。盡早治療、修復受損牙體。
(2)下頜骨壞死病變應及時手術治療。
(3)注意保護肝、腎功能,給予對癥治療。
六、預防
1.設備應加強檢修。應達到密閉化、通風和排毒,嚴防跑、冒、滴、漏。
2.嚴格操作規章制度。黃磷一定要存放在水中,減少接觸空氣而發生自燃機會。
3.加強個人防護。工人必須佩戴防護用品,防止黃磷灼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工人要做好上崗前體檢及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檢查項目按口腔科及內科體檢要求,包括拍攝下頜骨左右側位像及病牙片,血、尿常規和肝、腎功能檢查等。并要建立健康檔案。
5.職業禁忌征。牙周、牙體、頜骨明顯病變及慢性肝、腎疾病。
磷化氫(Phosphine,PH3)
一、理化姓質
磷化氫為無色氣體,有腐魚樣臭味。分子量為34.04。熔點—133.5℃,沸點—87.4℃,常態磷化氫溶于水,17℃~20℃時每100份容積中能溶解磷化氫26份,微溶于乙醇、乙醚,易自燃,當空氣中濃度達2%~8%時,可發生爆炸。
二、接觸機會
凡含有磷的鋅、錫、鉛、鎂等金屬化合物,遇弱酸、遇水作用可產生磷化氫;使用磷化鋁、磷化鋅熏蒸糧食、皮革等作業,可接觸較高濃度的磷化氫;乙炔制造、矽鐵運輸可因原料中混有磷化鈣等雜質,也可接觸磷化氫。飼料發酵等作業工人在一定條件下均有可能接觸到較高濃度的磷化氫。
三、毒性
磷化氫屬高毒類,濃度在1.4—4.2mg/m3時,可聞到特有的氣味,10mg/m3濃度下接觸6小時有中毒癥狀,409—846mg/m3濃度下接觸0.5~1小時可致死。
磷化氫主要以呼吸道吸收進入血液,通過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導致產生實質性臟器充血、水腫、細胞變性、壞死等病變。
四.臨床表現
1.急性輕度中毒
起病急,多數在吸入磷化氫30分鐘到8小時內發病,個別在24小時后發病。吸入中毒的早期癥狀為神經系統與呼吸系統癥狀。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失眠、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及咳嗽、胸悶等呼吸道刺激癥狀;蛴惺人、輕度呼吸困難,肺部可有少量干、濕羅音,輕度心肌損害,輕度肝、腎功能損害。
2.急性重度中毒
除輕度中毒癥狀外,有下列癥狀之一,或中毒開始即表現為下列情況之一
者:
(1) 昏迷、抽搐;
(2) 肺水腫;
(3) 休克;
(4) 明顯的心肌損害;
(5) 明顯的肝、腎損害。
五、處理
1.立即脫離中毒現場,安靜臥床休息。凡有癥狀者應觀察24~48小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肺水腫的發生。
2.磷化氫中毒無特效解毒劑。及時給予氧氣吸入。
3.及早應用糖皮質激素,以減少肺水腫、腦水腫的發生。
對重癥患者,可予備注透析或備注灌流。
六、預防
1.凡有生成磷化氫的工藝過程,應注意密閉、通風。
2.用磷化鋁熏蒸殺蟲時,進入貯糧倉庫必須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3.矽鐵運輸、貯存應防潮濕,并加強通風。
4.對磷化鋅、磷化鋁的貯存,嚴格遵守規程。
5.對從事磷化氫作業工人需進行上崗前體檢,有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及明顯的呼吸系統慢性疾病者不宜從事此項作業。
亞硝酸鈉(Sodium nitrite NaNO2)
一、理化姓質
為白色或淡黃色斜方晶體。分子量69.1,熔點271℃,沸點320℃(分解)。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乙醚。水溶液呈堿性反應。
二、接觸機會
主要作為某些有機物如染料的合成原料,大部分食品防腐劑含有亞硝酸鹽。生活中常發生用工業用亞硝酸鈉當作食鹽而引起中毒。
三、毒性
屬劇毒類,亞硝酸鈉在胃中可轉化為亞硝酸,吸收后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麻痹血管舒縮中樞和呼吸中樞,擴張周圍血管,并可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高鐵血紅蛋白。
人誤服0.3~0.5g可引起急性中毒。
四、臨床表現
急性中毒多因誤服所致,口服后30分鐘至3小時發病。
1.神經系統 頭痛、頭暈、乏力、瞳孔散大、煩燥、抽搐、昏迷等。
2.循環系統 面部潮紅、心悸、血壓下降,可發生暈厥、休克。
3.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明顯紫紺,尤其口唇和指甲最為顯著,呼吸困難。
4.消化系統 厭食、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
5.實驗室檢查 胃內容物中可檢出大量亞硝酸鈉,血液中高鐵血紅蛋白含量增加。
五、處理
1.發現誤服后立即催吐、洗胃、導瀉,灌活性炭吸附,并注意保暖、吸氧等。
2.特效治療。
盡早應用高鐵血紅蛋白還原劑。美藍用量為1—2mg/kg,以1%溶液5~10ml加入25%葡萄糖溶液20~40ml中,靜脈緩慢注射。若注射后1小時紫紺不見消退,可重復用藥一次,根據情況決定用全量或半量。并可同時給予維生素C
2.5g加入50%葡萄糖40~80ml中靜脈注射或維生素C
5.0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
3.密切觀察病情及血紅蛋白檢查結果,對癥處理。
病情嚴重者可輸新鮮血或采用換血療法。
六、預防
1.嚴格制定亞硝酸鈉的生產、貯運各過程的操作規程。嚴防誤用。
2.操作工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工作后洗手、洗澡、更換工作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