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引言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以人為本強化安全管理的最高層次,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礎和靈魂。從2004年起,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倉儲分公司把培育企業安全文化作為一項重點工程,先后開展了以HSE體系建設為中心的安全管理文化,以風險管理為支撐的安全預警文化,以人為本的安全親情文化等方面的培育工作,有效地推進了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但生產作業現場“臟、亂、差”的現場還時有發生,個別員工違章、違紀現象還沒得到根本杜絕,這促使公司必須推行更加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進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建設。公司把目光鎖定在改進現場管理上,以全面推行“6S”為切入點,引領安全文化持續深化和升華,推進了公司安全管理邁上新臺階。
2.“6S”在企業安全文化中的內涵
2.1“6S”的產生和內涵。
“6S”管理理論起源于日本企業,是現代企業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理念和方法,整理(Seiri)、整頓(Seion)
、清掃(Seiso)、規范(Standdard)、素養(Shitsuike)、安全(Safety),因以“S”開頭故稱為“6S”。“6S”管理要求在整理中學會判斷,在整頓中學會節約,在清掃中學會標準化,在規范中學會定置化、制度化,在素養中形成習慣,在操作中學會安全,培育和升華企業安全文化。
2.2推行“6S”管理的目標
“6S”管理是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建設一流素質員工隊伍的先進管理手段,其目標是提升企業形象、提高安全水平、提高員工素質、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和競爭力。而公司推行 “6S”管理的目的,就是透過細瑣、簡單的動作,潛移默化,改變員工的行為習慣,達到現場管理規范化、物資擺放定置化、庫區管理整潔化、安全管理常態化,建立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使安全工作從有形管理走向無形管理,促進公司各項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
2.3 “6S”管理與企業安全文化的關系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為了安全生產創造的文化,是企業員工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并最終讓安全成為全員的一種職業習慣,從而實現企業本質安全。而“6S”管理著重于現場、實物的管理,其本質是一種執行力的安全文化,它將崗位績效管理、現場目視管理、分級分色管理、清潔生產和安全生產的思想和持續改進、不斷提升員工素養的企業管理理念融入到企業安全文化之中,最終形成一種動態管理方法,是深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和載體。
3.“6S”助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6S”是現場管理的最基礎、最根本的管理技術,倉儲公司把“6S”定位為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立“6S”管理支撐體系,打造“6S”模版現場,深化安全文化內涵,進一步推進了本質安全型企業的建設。
3.1把握“6S”理念,培育企業安全文化氛圍。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是使每一個員工在實踐中和過程控制中形成有益于安全的工作環境和養成重視安全的工作態度。因此,培育企業安全文化要立足于現場、立足于班組、立足于崗位員工。公司緊扣“素養”和“安全”兩個關鍵因素并將其融入企業安全文化,通過視覺沖擊、理性約束、親情感化的方式,讓每位員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認識“6S”管理精髓,積極參與,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
3.1.1以視覺沖擊激發員工感性認識。首先,利用電子滾動屏幕反復播放公司安全文化理念,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同時,根據不同的作業現場設置
“6S”理念宣傳展板和宣傳標語,營造了濃郁的“6S味道”,使員工從內心深處更加注重現場管理。其次,以辦公室、現場設施設備“6S”管理為重點,實行“定點攝影”。如:對消防器材的擺放進行對比拍照,一組隨意擺放,凌亂不堪;一組規范整潔,清爽宜人,讓員工切實地感到“6S”就在自己身邊。
3.1.2以理性約束提升員工思想素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改變員工長期來在固定環境下養成的惰性心理和不規范行為,必須打破已經固定僵化的思維模式。在督促員工加強對“6S”應知應會學習的同時,一是結合崗位實際,制訂“6S”管理標準,自編《“6S”知識指南》和《現場管理實施細則》,建立現場示范點,讓員工從思想上、視覺上、心靈上對“6S”理念進行認知,促使員工在行為上與之互動。二是從儀容儀表、待人接物、勞動紀律入手,開展員工職業道德教育、禮儀培訓和管理干部“強化責任,提高職業素質”主題軍訓活動,提高員工精益求精的職業素質和標準化執行力,形成了個性突出、文化鮮明、形象統一的倉儲團隊新形象。三是引入目視管理。對各種記錄資料,作業現場標識標牌的顏色以及庫區所有工藝流程和設施設備的專用標識進行統一規范,引導員工在具體工作中創新方法,理清程序,達到人、物、制度的和諧統一。
3.1.3以親情感化增強員工責任意識。“平安企業,幸福人生”是公司每一個員工的心中美好的愿景和企盼。在推行“6S”管理的過程中,公司以人性化、多樣化的視野,從親情、關愛的角度出發,把安全責任貫穿于“6S”管理執行的全過程。一是制作“安全是親人欣慰的笑容”等安全寄語、激勵語句展板和親情安全樹,使員工時時處處感受到來自親情的叮嚀。二是制作《“6S”管理》專題片,讓廣大員工在拍攝中充當“主角”,使員工充分認識到做好搞衛生、有序排放物品等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不僅是提高自身素質、養成良好工作習慣的主要途徑,更是提高企業安全管理不平不可少的堅強基石。三是搭建“健康平臺”,堅持“四個必到”、“五個必談”,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節日“送真情”等活動,讓員工隨時感受到了企業的關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覺自愿的做好安全工作。
3.2 打造“6S”模版現場,傾力構建全方位安全堡壘
“6S”子要素之間是一個相互銜接、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公司抓住其整體性特點,把人的安全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和價值觀作為最核心的、居支配地位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做到整體規劃,多方施治,分頭把關,持續改進,強化員工全方位治理意識,精心構筑安全生產屏障。
3.2.1精心組織,打造“6S”平臺。組織機構的健全是
“6S”有序開展和持續推進的保障。公司專門成立“6S”領導小組,設立專職辦公室,制定《“6S”管理實施方案》和《崗位“6S”管理實施細則》,并確立了“432”推行思路,即做到“4個全”:全部覆蓋、全員培訓、全員考核、全面達標;堅持“3個逗硬”:責任逗硬、檢查逗硬、獎懲逗硬;實現“2個目標”: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塑造本質安全員工。
3.2.2強化培訓,拓展“6S”效應。推行“6S”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并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氛圍,其中關鍵要抓好員工技術的培訓,只有干部員工的安全技能過硬,操作水平高超,防范事故的本領增強,處理事故的能力提高,事故發生的風險才會得到杜絕或大大減少。公司把提高全員技術和崗位操作水平作為培訓重點。一是堅持“用什么、學什么”。分管理干部、班組長、操作人員“三個層次”,突出不同重點進行“6S”培訓。提煉“6S”管理內涵的核心,通過板報、座談、制作宣傳手冊等形式對員工進行重點釋義和輔導教育。二是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對從事不同工作崗位的員工的差異性能力進行剖析,形成計劃性的培訓模塊,通過崗位練兵、現場培訓、安全事故的剖析等培訓方式,每日一題、每月一考等考核方式,提高了員工工作能力和技術業務水平。三是堅持“誰使用,誰培訓”。各職能部門以基礎理論自覺學、基本操作跟蹤學、疑難問題講解學和整體提高比武學等“四種學習模式”,加大員工技能培訓力度,建立知識題庫、答題卡,以及員工崗位練兵考核檔案,使廣大員工熟練掌握應知應會,達到了三個100%(技能操作人員100%參加培訓,100%持證上崗,100%掌握應知應會操作和技能)。
3.2.3持續改進,豐富“6S”管理。作為崗位員工,更多地關注做什么、誰去做、怎么做、執行什么樣的標準更安全。基于此,公司對生產現場的各項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進行認真梳理,實現現場危害因素排查與識別、崗位操作步驟、應急處置程序的卡片化、程序化和標準化,推進了“6S”管理有效、有序、更好的實施。一是危害因素辨識與風險控制卡片化。按照崗位、環節、流程、關鍵控制點列出所辨識的崗位危險因素,逐條分析匯總后,制成崗位風險卡,發放到每一個崗位、每一位員工手中,使員工熟知現場管理環節中存在的風險,進而提高規避風險的能力。二是崗位操作卡片化。按照“簡潔、實用、管用、可操作”原則,對公司8個工種的崗位操作規程進行優化、提煉,并制成崗位操作卡,為員工現場安全操作提供了標準保障和理論依據。三是應急操作卡片化。把應急預案分崗位、部位提煉成操作性強的具體步驟,并實行“三定一統”的方法(定崗、定位、定使用搶險器材、統一編號),解決了員工對應急操作具體職責、步驟、措施不清等問題。四是HSE檢查表格化。根據HSE體系要求,從設備設施、現場安全、人員操作等方面,制作日、周、月三級檢查“指引表”,使巡檢項目具體化、標準化,從而促進了現場管理制度執行到位。
3.2.4
落實“三嚴”,“6S”穩步推進。有制度而沒有很好地去執行,安全管理工作就等于零。提高制度執行力和約束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大監督考核力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6S”管理及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與落實。公司從健全制度、嚴格考核入手,以“三嚴”建立和完善了“6S”監督考核保障體系。一是嚴格監督機制。采用現場“干部走動式”管理,充分發揮“盯問題”工作法的作用,采用每周一的領導班子例行檢查和安委會綜合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將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和處理,并制定整改措施。二是嚴格考核標準。按照HSE體系的要求,建立了《倉儲分公司現場“6S”考評標準》,并突出領導和職能部門兩個層面的考核。每季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日常檢查、抽查、測評等情況進行匯總評比,并作為評比先進依據;各職能部門按照考核標準對崗位員工日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記錄,每月末統計日考核結果,并與員工獎金掛鉤。三是嚴格獎懲。完善《倉儲分該公司爭先創優獎勵辦法》,設立“違章曝光臺”和“光榮榜”,開展月度紅旗班組、安全標兵、崗位操作能手和季度“促管理、保安全、增效益”流動紅旗等評選活動,形成了嚴格管理、嚴格約束、嚴格考核、全員參與的競爭氛圍。
4.“四個轉變”,凸顯企業安全文化魅力
推行“6S”管理以來,“整理、整頓”使倉儲公司各種物品得到了定點放置,讓員工養成了良好工作習慣,“文明禮貌、親情服務、精細管理”等行為規范已在潛移默化中融入職工言行,使公司現場安全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實現了“四個轉變”,凸顯企業安全文化魅力。
4.1從懲罰性制度向激勵性制度轉變,“三違”現象明顯減少
現在,單純的懲罰性制度被弱化,員工主動參與安全管理的熱情被激發,對遵章守紀、嚴格踐行安全制度,能夠防患于未然、化險為夷的員工進行月度“安全標兵”評定和經濟激勵成為熱點。2009年,公司發生“三違”15例,同比降低58%,各類承包商、外來人員違章25例,同比降低17%,處罰金額18900元,同比增加12%,安全表彰14800元,同比增加500%。
4.2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變,現場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通過引入“6S”管理模式,實現了生產作業現場的設備設施、工具物品“各就各位”;資料臺帳擺放整齊、有序;各類精美形象化的安全標識、HSE警示標識標牌、設備操作點檢表一目了然;生產區域內所有流程、走向、標志清楚美觀,庫區面貌的煥然一新,促使各職能部門改變往日被動整改、突擊整改的方式,自覺執行“6S”現場整理、整頓,堅持每天5-10分鐘的“6S”清掃和每兩小時巡檢活動,徹底杜絕了“臟、亂、差”現象,營造了人人參與創建舒適、整潔、文明工作環境的良好氛圍。
4.3從現場被管理者向現場管理者轉變,員工素質明顯提高
“6S”管理源于實踐,基于傳統,運用控制論的思想及手段,對現場管理中不系統、不規范、不具體的內容進行了全面梳理及改造,實現了“工作流程、崗位職責、日常交接與巡檢、實際操作、班組資料、班前班后會”的標準化,員工逐漸養成了“日事日清”的工作習慣,自主管理的積極性不斷加強,個人定位已從“現場被管理者”轉化為“現場管理者”。如:作業現場自制工具箱、工具架,實行“形跡”擺放,避免使用時東翻西找的麻煩,工作效率也大為提高;檢修人員自制接渣盒、現場零部件擺放盒,作業時隨身攜帶抹布和掃帚清理現場,自覺自然流露的文明行為,正是企業體現員工良好素質,踐行“6S”管理模式的最好詮釋。
4.4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轉變,員工安全意識明顯增強
良好的安全習慣并不是與生俱來,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抓反復、抓日常、抓細節中逐日養成。實施“6S”管理后,公司最大變化是生產作業現場的不安全因素大大減少,“安全是一種職業習慣”已深入員工心中,“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潛移默化地成為了每一個崗位員工的自覺意識和自覺行動。堅持每日召開班前安全會,當班干部講安全;下崗前指出當天存在的安全問題,以便引起今后的重視;作業現場的違章操作,隨時有人制止。2009年,公司員工發現并消除未遂事件150余件次,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5.結束語
安全高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是安全管理的內在基礎,必須要在細化和深化安全文化上下功夫,不斷地充實、完善和創新管理思路和模式,才能更好地發揮安全文化的管理效能;必須要把安全文化的能動性和管理的強制性結合起來,才能讓企業安全文化落地生根,促使安全從有形管理走向無形管理;必須要把安全文化的無限性和管理的有限性統一起來,才能由“虛”變“實”,促使形成安全管理工作長效機制,確保企業安全持續穩定較快的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