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范圍
本標準參照《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對機械工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提出了基本要求,目的是使機械工業組織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控制職業安全衛生風險,持續改進職業安全衛生績效。
本標準適用于有以下愿望的機械工業組織:
1、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員工和其他有關人員可能遭受危險及危害的因素;
2、實施、維護并持續改進其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3、保證遵循職業安全衛生方針;
4、向社會表明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原則;
5、謀求外部機構對其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進行認證和注冊;
6、進行自我評價并公開評價結果。
標準中提出的要求,旨在幫助機械工業組織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其適用程度取決于機械工業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方針和業務活動的特點、危險性、復雜性。
二、術語和定義
1、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職業病、傷害、財產損失或其它損失的意外事件。
2、審核 audit
判定活動和結果是否符合計劃安排,以及這些安排是否能夠實現職業安全衛生方針和目標的一個系統化驗證過程。
3、持續改進 Continual improvement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不斷改進工作,提高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水平,改善職業安全衛生績效。
4、危害 hazard
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
5、危害辨識 hazard identification
識別危害的存在并確定其性質的過程。
6、事件 incident
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
7、相關方 interested parties
與機械工業組織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有關的個人或團體。
8、不符合 non-conformance
違背作業規程、規章或管理體系要求可能造成傷亡、職業病、財產損失或作業環境破壞的問題。
9、目標 Objectives
期望達到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要求和標準。
10、職業安全衛生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保護職工在作業過程中免受職業性傷害,以及保護國家財產免遭損失的活動。
1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為實現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目標,通過完善的工作機制以保證職業安全衛生工作計劃、規劃的實施、評審和持續改進的有機整體。
12、組織 Organization
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或社團。
13、績效 performance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方針和目標,組織在控制和消除職業安全衛生危險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效果。
14、危險 risk
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環境和狀況。
15、危險評價 risk assessment
對危險程度分析計算、確定危險是否在可承受范圍的過程。
16、安全 safety
不受損害并不受可能被損害的威脅。
17、可承受的危險 tolerable risk
組織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職業安全衛生方針,將危險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
18、安全性評價 Safety assessment
綜合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對組織的生產作業安全性進行預測和度量。
19、本質安全 intrinsic safety
生產設備或生產系統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誤操作或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事故。
20、危險因素 dangerous factors
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壞的因素。
21、特種與危險設備 Special and dangerous equipment
由國家認定的,因設備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事故,并且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人身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的危險性較大的設備。
22、特種作業 special work
由國家認定的,對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圍人員和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險因素的作業。
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要素
1、一般要求
組織應建立并有效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2、職業安全衛生方針
組織應有經最高管理者批準的職業安全衛生方針,以闡明整體職業安全衛生目標、宗旨和方向。方針的發布、實施與修改應符合程序。
最高管理者應遵守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并對持續改進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作出承諾。
方針必須形成文件,并傳達到每個員工,使之清楚自己在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保證付諸實施。
3、計劃
(1)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和危險控制計劃
組織應參照《機械工廠安全性評價標準》(以下簡稱《安評標準》)或其它科學方法,制定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和必要控制措施的實施程序及方法,做到:依據作業場所情況確定危險級別;與運行經驗和控制危險的措施相適應;明確培訓需求和生產運行控制的要求;進行必要的監測,保證危害辨識和危險評價方法的有效性和及時性。
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和危險控制計劃內容包括:常規和非常規活動;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及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和危險性作業;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特別是特種作業、臨時用工、外來人員的活動;組織內或由外部提供的機械、電氣、熱工、易燃易爆等特種與危險設備設施;組織內的建構筑物、工藝工裝、工模夾具、產成品、原輔料等危險建筑物;勞動衛生及作業環境,特別是有毒有害作業場所。
在確立職業安全衛生目標時,組織必須考慮危險評價和控制結果,并對此形成文件。
(2)執行法律、法規的要求
組織應嚴格遵守現行的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并將現行的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及時傳達到全體員工和相關方。
(3)目標
組織應制定各內設機構的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目標。
制定工作目標的原則: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地方、行業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法規、規章;優先考慮消除與控制重大危險和危險因素;組織的規模、經營、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等應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方針。
(4)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方案
組織應制定并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方案。內容包括:確定計劃期內職業安全衛生目標和各項指標;規定各內設機構和人員的職責、權限與責任;計劃期內實現目標的方法、資源配置、專項經費、時間、責任部門和人員等。組織應定期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方案進行評審和檢查,并根據組織的產品、服務或運行條件的變化情況,及時修訂方案,提供給相關方。
4、實施與運行
(1)機構和職責
為有效地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應依據"分級管理、分線負責"的原則,界定組織內設機構和各崗位員工的職業安全衛生職責和權限。
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是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當為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計劃、實施、控制提供人力、財力和技術保障,對組織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負全面責任。
組織應在最高管理層中任命1名副職分管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并明確其承擔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的職責和權限。分管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副職負責組織建立、實施與運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向最高管理者匯報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績效,并提出改進意見,為評審和改進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提供依據。
組織應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機構,配備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并明確其職責和權限。
(2)培訓教育
組織應依據員工教育、培訓和經歷對其能力進行鑒定,員工應具備完成本職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任務的能力。
培訓教育的形式:新員工的"三級安全教育";中層以上干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復訓教育;班組長教育;變換工種和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教育;復工教育;全員勞動安全衛生教育,以及結合實際需要開展的其它培訓教育等。
組織應建立勞動安全衛生培訓教育制度、通過培訓教育使全體員工認識到:遵循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方針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個人行為會對組織的生產、經營和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帶來的影響。
(3)協商與交流
組織應建立協商與交流制度,以確保員工和相關方進行有關職業安全衛生信息的交流。
協商與交流活動應有員工代表參加。員工代表的權力和義務是:參與職業安全衛-生方針的制定與評審;參與改善作業場所安全衛生現狀的討論;了解危害、危險情況和控制措施;了解事故、事件的調查和處理情況;聽取組最高管理者關于職業安全衛生狀況的工作報告;了解組織內職業安全衛生代表和員工代表的組成情況及職責;在安全衛生事務上享有代表權。組織應注意收集和聽取相關方對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并及時反饋處理結果。
(4)文件和資料的管理
文件是指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等。
組織應制定文件和資料的管理程序。對文件和資料的收發、復制、歸檔應進行登記,以便檢索;文件和資料應根據重要程度和使用范圍分類;明確文件和資料管理的責任人;有符合條件的保管場所。
組織應保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關鍵崗位得到現行的有關文件和資料。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誤用失效的文件和資料。
(5)運行控制
組織應從根本上消除或降低危害和危險因素,確保其運行不偏離職業安全衛生方針、目標和各項工作指標。對特種作業、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與貯存、危險性較大的作業崗位與場所應制定安全操作規程,明確規定運行標準和規范;對容易引起差錯或由于操作失誤導致事故、事件或"不符合"的情況,應通過技術改造達到本質安全;對特種與危險設備要明確專人負責,按照使用說明書定期保養和維護;對于組織購買使用的危險物品,應嚴格管理。
運行控制的主要內容包括:機械、電氣、熱工、特種與危險設備設施的安全防護、保險裝置及作業環境等;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和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項目;產品、工藝、工裝的設計和使用;產成品、原輔料的流程與擺放,運行過程中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危險作業與有毒有害作業點;危險與危害類物料的采購、貯存、搬運和運輸;個體勞動防護用品;供應商、承包或租賃商的資格條件及其職業安全衛生狀況;安全標志、指示與信號等裝置、以及其他應控制的運行過程與活動。
若相關方的危險因素對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有影響時,組織應制定防范措施,并告知有關員工。
(6)應急預案
組織應對潛在的易引發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中毒等重大事故的危害和危險情況制定應急預案,要建立應急指揮系統,確保與醫院、消防、救助中心等機構聯絡暢通,適時進行應急演練,不斷完善應急預案,以預防或減少事故傷害。
5、檢查與糾正措施
(1)績效考核與監測
組織應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的績效考核與監測制度,對職業安全衛生績效進行定性考核、定量測量并監測,及時發現生產和運行中"不符合",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績效考核可分為主動與被動兩種模式。主動的績效考核重點是監測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方案、運行標準和適用的法律、法規和相關要求的執行情況。被動的績效考核重點是對以往組織發生的事故(包括未遂事故)、職業病、事件和其它不良的職業安全衛生情況進行評估。
組織參照《安評標準》等方法進行績效考核與監測,并對其結果按要求做好記錄,對發現的問題按規定程序處理,同時要通知有關責任部門、必要時向相關方提供分析報告。
績效考核采用的測量、監測儀器設備應保持完好、并設專人負責維護、校正和保養。對儀器設備檢修與校正要作記錄并予以保存。
(2)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糾正與預防措施
組織應不斷改進工作,加強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組織發生事故、事件和"不符合"后,要查清原因,采取糾正或預防措施,對潛在的重大危害與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及時修訂應急預案、預防措施和有關程序文件,并應予以記錄,明確有關責任部門和人員督促檢查。
(3)記錄管理
組織應建立記錄管理工作制度。需要保存的記錄內容包括:事故及事件;職業安全衛生培訓、教育;危險因素分析與評價;職業安全衛生績效考核和監測;特種作業、有毒有害作業人員健康和職業病體檢;特種與危險設備檢驗與維修;"下符合"的認定與糾正;職業安全衛生技術措施計劃與實施情況;緊急事件與應急措施;內部審核及管理評審情況;組織確定的其他記錄。
職業安全衛生記錄應明確保存期,做到字跡清楚、標識明確。保管的職業安全衛生記錄應便于查閱,避免損壞、變質或遺失。
(4)審核
組織應制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審核方案,組成審核小組。審核小組應由經過培訓并具有資格的人員組成,審核人員與審核對象應無直接關系。
審核目的:判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針對性、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運行對實現組織的方針和目標的有效性。對以前審核的結果進行評審;向管理者報送審核結果。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審核,應對各部門、各要素進行內審。當體系出現重大變化或組織發生嚴重事故時,要及時審核并向最高管理者提出審核報告,以及糾正措施的建議,并跟蹤檢查"不符合"的整改情況。
6、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定期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進行評審,一般每年進行一次管理評審工作,當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發生重大變化或組織發生重大事故時,可以臨時進行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的內容包括:內部審核報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方針、目標、計劃(方案)及其實施情況;事故、事件和"不符合"的調查與處理情況;糾正和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相關方的投訴、建議及其要求;實施管理體系的組織機構、人員配備和資金保障情況;相關文件是否應修訂;對體系的適用性、有效性的評價。
管理評審應根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審核結果,以及實際情況和對持續改進的承諾,指出需要修改的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等。
修定后的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應得到各相關方的認可。 |
|
|